由浅入深讲解MySQL数据库索引的选择性

 2022-10-27    494  

数据库索引就好比是一本书的目录部分,便于大家查找数据库中数据,方便快捷,给数据库管理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。在MySQL数据库中,对于索引的使用并是一直都采用正确的决定。

简单表的示例:

由浅入深讲解MySQL数据库索引的选择性

CREATE TABLE `r2` (

ID` int(11) DEFAULT NULL,

ID1` int(11) DEFAULT NULL,

CNAME` varchar(32) DEFAULT NULL,

KEY `ID1` (`ID1`)

) ENGINE=MyISAM DEFAULT CHARSET=latin1

SELECT COUNT(*) FROM r2;

250001 (V1)

SELECT COUNT(*) FROM r2 WHERE ID1=1;

83036 (V2)

(execution time = 110 ms)

(ID1=1)条件查询索引的选择性是 V2/V1 = 0.3321 或 33.21%

一般来说(例如书 “SQL Tuning“),如果选择性超过 20% 那么全表扫描比使用索引性能更优。

我知道Oracle一直是在选择性超过25%时会选择全表扫描。

而MySQL呢:

mysql> EXPLAIN SELECT COUNT(SUBNAME) FROM r2 WHERE ID1=1;

+—-+————-+——-+——+—————+—–

| id | select_type | TABLE | type | possible_keys | KEY | key_len | ref | rows | Extra |

+—-+————-+——-+——+—————+—–

| 1 | SIMPLE | t2 | ref | ID1 | ID1 | 5 | const | 81371 | USING WHERE |

+—-+————-+——-+——+—————+—–

这就是MySQL将会使用索引来完成这个查询。

让我们来对比索引查询和全表扫描的执行时间:

SELECT COUNT(SUBNAME) FROM t2 WHERE ID1=1 – 410 ms

SELECT COUNT(SUBNAME) FROM t2 IGNORE INDEX (ID1) WHERE ID1=1 – 200 ms

如你所看到全表扫描要快2倍。

参考更特殊的例子:选择性 ~95%:

SELECT cnt2 / cnt1 FROM (SELECT count(*) cnt1 FROM r2) d1, (SELECT count(*) cnt2 FROM r2 WHERE ID1=1) d2;

0.9492 = 94.92%;

说明MySQL将会用索引来完成查询。

执行时间:

SELECT COUNT(SUBNAME) FROM t2 WHERE ID1=1 – 1200 ms

SELECT COUNT(SUBNAME) FROM t2 IGNORE INDEX (ID1) WHERE ID1=1 – 260 ms

这次全表扫描要快4.6倍。

为什么MySQL选择索引访问查询?

MySQL没有计算索引的选择性,只是预测逻辑IO操作的数量,并且我们的例子中间的逻辑IO数量,索引访问要少于全表扫描。

最后我们得出结论,对于索引要小心使用,因为它们并不能帮助所有的查询。所以大家在使用数据库索引时还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决定。

  •  标签:  
  • MySQL
  •  

原文链接:https://77isp.com/post/4166.html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https://77isp.com/ 为 “云服务器技术网”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,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。